一個追尋財富自由的頂尖獵手,分享關於投資、理財等大大小小的事務,主要分享股票、ETF、加密貨幣等多元投資領域。從技術分析到基本面價值投資無所不包。

馬太效應的意思?舉例?投資與人生中,不想面對的效應

馬太效應的意思
馬太效應的意思

各位讀者是否有讀過馬太福音?其中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效應「馬太效應」就是由此而來,那麼馬太效應是什麼意思?我們又要如何去面對馬太效應呢?

本篇介紹就介紹馬太效應是什麼意思與定義,馬太效應的相關舉例與故事,想了解馬太效應的讀者就來看看吧。

馬太效應在馬太福音裡故事

各位讀者有聽過「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這個詞嗎?其實這個心理學的名詞是來自於馬太福音之中的一個小故事的,這個故事是這樣:

有個人因故要前往國外,便按照才能劃分,給三個僕人分別是五千、兩千、一千的金錢,讓他們自行處理,隨後便前往國外了。

拿到五千的僕人則利用這錢來滾錢,去做貿易買賣,結果用了這五千元賺到了五千元。

拿到兩千的僕人則同樣利用這錢來滾錢,最後賺到了兩千元,唯有拿到一千的僕人,卻把錢埋入土裡,過了很久之後,那個人從外國回來,來問問他們都有了什麼結果。

馬太福音中的故事
馬太福音中的故事

拿五千的僕人說:「主人,我又賺了五千。」

主人說道:「你真是個善良又忠誠的僕人,我將把我眾多的事情都交給你管理,讓你一同享受同比主人般的快樂。」

拿兩千的僕人說:「主人,我又賺了兩千。」

主人又再次重複說道:「你真是個善良又忠誠的僕人,我將把我眾多的事情都交給你管理,讓你一同享受同比主人般的快樂。」

拿一千的僕人說:「主人我知道你為人節儉( 吝嗇 ),就連不種田都想要著有收穫,我怕經商賠掉,於是把這一千都埋在土裡,請看,這就是那一千元。」

主人則說道:「你這個又惡劣又懶惰的僕人,你既然知道我連沒種田都想要有收穫,那你至少應該把錢放在銀行裡賺取利息啊。」

主人說道:「把他的一千元給我拿過來,給那個賺五千的僕人。」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有獲取的,還要給他更多,讓他更有錢;凡是沒有賺錢的,連他現有的資產也要搶奪過來)

最後主人說:「把這沒用的僕人丟到荒郊野外去,讓他在那裏痛哭流涕吧。」

故事來自於馬太福音 25:14 ~ 馬太福音2 5:30,其中的重點則是在馬太福音的 25:29,即是那句凡有的還要讓他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也必奪走。

馬太效應是什麼意思?

看完馬太福音的故事之後,讀者應該也對馬太效應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宗教上的解釋各有分歧,不過在心理學效應中,馬太效應的意思大抵可以解釋為:

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而後馬太效應更是用於金融、經濟、教育、個人成就甚至於是國家競爭上面,對此投資獵手將會在下方講述幾個例子,以便讀者能更加了解馬太效應的意思。

馬太效應的例子
馬太效應的例子
(廣告商廣告,慎防詐騙廣告)

投資股票中的馬太效應舉例

在投資中,讀者必然很常見到馬太效應的舉例,比如說有錢的大戶與普通散戶都買著相同的一檔股票,有可能他們的眼光非常不錯,買到了一檔可以賺100%的飆股。

大戶投資了一億元在這檔股票上,而散戶也拿了畢生的積蓄一百萬來投資這檔股票,最後大戶賺到了一億元,而散戶只賺到了一百萬。

假如說這時候大戶和散戶又一起投資同一檔股票呢?

這時候大戶投資兩億元,而散戶投資兩百萬元,這時候這檔股票又是一檔飆股,漲了100%的漲幅。最後大戶的資產變為四億,而散戶的錢卻只變成四百萬而已。

比較大戶散戶
本金100,000,0001,000,000
買到飆股賺100%200,000,0002,000,000
又買到飆股賺100%400,000,0004,000,000
投資中的馬太效應

可以從表格裡知道,本金不同,就有了巨大的差異,所以也很常聽到有人說:「如果資本小,專注在升職加薪上,因為你股票賺再多報酬率,你所能賺到的報酬也有限,因為本金小。」

在運動競賽中的馬太效應例子

運動競賽中的馬太效應案例
運動競賽中的馬太效應案例

在「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一書中,作者Malcolm Gladwell提到到了一個關於馬太效應的例子,書中描寫著加拿大的曲棍球運動。

其中說道,在同一個年齡層的運動員中,在1、2、3月出生的運動員比起在10、11、12月出生的運動員有著更大的優勢。

因為同一個年齡層的運動員會在一起練習,而那些在前面月份所出生的運動員身體更加健壯,也比更晚出生的運動員多了好幾個月可以練習。

而教練就會因為他們更優越的表現而重視他們,而月份晚出生的運動員則會更加被輕視,導致的結果就是月份在前的運動員有著更加優秀的表現,這無疑是馬太效應的經典案例。

如果想要更了解這些案例,可以購買「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這本書,這可以讓你更為了解這些心理學效應對於整個社會將會造成什麼影響,如果想要了解的讀者可以點擊連結購書觀看。

(廣告商廣告,慎防詐騙廣告)

我們該如何應對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在社會各處都有著展現,就連各個國家都有馬太效應的發展趨勢,比如說富有的國家將會更加富裕,而貧窮的國家會越加貧窮甚至破產。

不過馬太效應並非不能打破,比如說貧困家庭培養出有企圖心的小孩,而小孩通過知識讓他成功翻身,賺取財富或是成為被人景仰的人物。

我們無法阻止馬太效應,但我們可以通過努力奮鬥進一步改變我們的人生,比如說努力工作爭取升職、拓展副業開拓收入來源亦或是學會投資賺取財富都是我們可以翻身的途徑,我們是可以突破馬太效應的屏障的。

不是說我們可以直接成為世界首富,但是通過正確的方式,我們至少可以變為中產階級亦或是過上所謂的「財富自由」。

馬太效應介紹結語

關於馬太效應就介紹到這邊,世界本來就不公平,我們能做的就是靠著我們的努力改變,讓自己過得更好、過得更加自在。

如果你覺得投資獵手的文章寫得不錯,也可以前往投資獵手 FB 粉專按讚支持我的創作,想要看到更多投資理財的文章也可以點擊延伸閱讀觀看哦。

常見問題

馬太效應是什麼意思?

看完馬太福音的故事之後,讀者應該也對馬太效應有了初步的認識,在宗教上的解釋各有分歧,不過在心理學效應中,馬太效應的意思大抵可以解釋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

投資股票中的馬太效應舉例

在投資中,讀者必然很常見到馬太效應的舉例,比如說有錢的大戶與普通散戶都買著相同的一檔股票,有可能他們的眼光非常不錯,買到了一檔可以賺100%的飆股。
大戶投資了一億元在這檔股票上,而散戶也拿了畢生的積蓄一百萬來投資這檔股票,最後大戶賺到了一億元,而散戶只賺到了一百萬。
假如說這時候大戶和散戶又一起投資同一檔股票呢?
這時候大戶投資兩億元,而散戶投資兩百萬元,這時候這檔股票又是一檔飆股,漲了100%的漲幅。最後大戶的資產變為四億,而散戶的錢卻只變成四百萬而已。
本金不同,就有了巨大的差異,所以也很常聽到有人說:「如果資本小,專注在升職加薪上,因為你股票賺再多報酬率,你所能賺到的報酬也有限,因為本金小。」

(廣告商廣告,慎防詐騙廣告)